纳米钙-纳米碳酸钙的生产应用前景广泛
浏览:866次 发布日期:2020-02-09 字号:大 中 小
纳米碳酸钙生产和应用前景广泛
纳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,为1×10-10m。人工制造纳米材料虽然可从几千年前我国制造炭黑作颜料算起,但纳米微粒是德国于1984年首先研制出的,开创了人类利用纳米技术的先河。纳米微粒是一种新物态,是物质颗粒直径小于100nm粉粒集合体,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其颗粒形态。
1992年,国际纳米结构材料会议定义纳米材料为:“两相材料中一相的任一维尺寸在1-100nm的聚集体”。80年代由于电子能谱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应用,纳米微粒许多异常性质被发现,这才成为全球科技界和各国政府倍加关注的热门领域。纳米微粒较常规的微粒材料具有特异的物理、化学性能。短短十几年,它已在国外的机械、电子、能源、化工、生物、建材、国防等众多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。
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,但纳米技术和材料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,大部分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里,可以进行产业化的只有少数几个品种,纳米超细碳酸钙就是其中一种。
碳酸钙因具有材料来源易得、价格较低、毒性低、污染小、白度较高、填充量大及混炼加工性能好等特点,成为橡胶制品加工中用量最大的浅色填料之一。但由于受自身亲水性及传统生产工艺的局限,通常碳酸钙产品粒子都比较粗,比表面积较小,表面缺乏活性,与聚合物复合往往只起到填充增量的作用,缺乏补强效果,不能充分发挥其应用的作用。
纳米级超细碳酸钙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细固体材料。粒径在1-100nm之间,由于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的超细化,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,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量子尺寸效应、小尺寸效应、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,在磁性、催化性、光热阻和熔点等方面与常规材料相比显示出优越的性能。将其填充在橡胶、塑料中能使制品表面光艳、伸长度好、抗张力高、抗撕力强、耐弯曲、抗龟裂性能好,是优良的白色补强材料。在高级油墨、涂料中具有良好的光泽、透明、稳定、快干等特性。
纳米级超细碳酸钙不仅可增容降低成本,用于塑料、橡胶和纸张中,还具有补强作用。粒径小于20nm的碳酸钙产品,其补强作用与白炭黑相当,粒径小于80nm的碳酸钙产品,可用于汽车底盘防石击涂料。因此,纳米级超细碳酸钙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受到国内外的关注。
纳米碳酸钙与普通轻质碳酸钙和普通重质碳酸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:
(1)粒子细。平均粒径为40nm,是普通轻质碳酸钙粒径的数十分之一;
(2)比表面积大。比普通轻质碳酸钙大近8倍;
(3)粒子晶形为立方体状,部分连结成链状,具有类结构性,与纺锤状的轻质碳酸钙和无规则状的重质碳酸钙不同;
(4)表面经过活化处理,活化率较高,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;
(5)白度较高,适宜作浅色制品,pH值呈弱碱性。
目前,国内纳米碳酸钙的研究和生产有较大进展。碳酸钙生产能力已超过10万t/a的宝兴最近推出了3个碳酸钙招商项目,其中有2.5万t/a超细碳酸钙粉体工程。
日本早在四、五十年代就率先将纳米级碳酸钙投入工业化生产,其产品白艳华CC、CCR和DD等已成功也应用于橡胶、塑料、油墨、造纸、涂料等行业。日本在纳米级超细碳酸钙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,现已有纺锤形、立方形、针形、链锁形等纳米级超细碳酸钙产品及改性产品50余种。日本应用纳米碳酸钙的橡胶制品有:工业用轴封、汽车橡胶配件、耐油胶管、输水胶管、白色胶辊、黑色胶辊、靴底、全胶鞋白帮、彩色自行车胎、红色胎冠、白胎侧、树胶色胎侧、汽车内胎(红色、黑色)自行车胎面等。纳米碳酸钙在配方中的填充量可达100份,相当于在混炼胶中所占比例的33%,既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通过调整配方与其它填料并用,达到补强、增量、调色、改善加工工艺和制品性能的目的。
国内在纳米碳酸钙填充NBR、SBR的应用中做了大量工作。证明了纳米碳酸钙应用于中等丙烯腈含量耐油NBR和SSBR的可行性。纳米碳酸钙可以部分或者大部分替代面料黑和白炭黑作补强填料,具有填料大、补强和增白效果好等特点,适宜在浅色橡胶制品中推广应用。
近年来,随着我国橡胶、塑料制品、造纸、涂料油墨等工业的迅速发展,极大地促进了碳酸钙的消费,特别是生产高级铜板纸、高档油墨、汽车专用漆(底盘聚酯漆、汽车面漆等)所用的纳米级超细碳酸钙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。而我国目前纳米级超细碳酸钙的产量仍低,且产品品种少,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,部分产品还依赖进口。